魅力独山子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南屏天山,北隔312国道与奎屯市毗邻,西邻乌苏市,东与沙湾县接壤。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250千米,距克拉玛依中心市区150千米。全区总面积44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9万余人,其中:户籍人口5.6万余人,由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锡伯、满等31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25.8%。

独山子地名来源于区境内的独山。独山呈东西走向“一”字形,因不与其它山体相连,独立于戈壁中而得名。在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中,称独山子为“玛依塔克”和“玛依套”,意思是“油山”。

独山子是我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石油开采始于1897年,1909年打出第一口工业化油井,现保留有新疆第一口油井遗址、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办公旧址等。1936年建立炼油厂,至今已有百年的石油开发史和七十多年的石油加工史;是集炼油化工生产、原油储备和输转、炼化工程设计建设与检维修一体化的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独山子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通道,是我国第一条国际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终点站,克拉玛依—独山子原油管道、独山子—乌鲁木齐—兰州成品油管道、呼图壁—独山子天然气管道汇集于此,西气东输二线、三线途径独山子并在此设中间管理站,随着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和500万方原油储备库的建成投产,独山子已经成为国家油气引进、加工、储备、输转的战略枢纽。

独山子地处交通要津,是天山旅游的桥头堡。312国道与217国道在此交汇;乌—奎高速公路与城区道路相连,奎—赛高等级公路、奎—克高速公路临区通过;第二条欧亚铁路、乌—精铁路和奎—北铁路与独山子自用铁路专用线相连。依托区内五星级酒店、大峡谷、自驾车营地等组织的旅游活动已初见成效。文化中心、烃花苑热带植物园为3A级景区。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是区内最大的石化企业,区内还有中联油西北公司、中国石油西北化工销售独山子分公司、西气东输二线输气分公司及检维修中心、新疆寰球公司等中央石化企业;另有新疆独山子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天利实业总公司、独山子蓝德精细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地方石化企业。

独山子石化公司具备15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和45万千瓦/小时发电能力,资产总额400多亿元,年销售收入600多亿元,利税140亿元;可生产燃料油、润滑油、芳烃、聚烯烃、醇类、橡胶等26大类600多种石油化工产品;每年可为社会提供近千万吨的炼油和化工产品。2009年9月21日全面建成投产的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是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精品工程”之一。

独山子经济发展平稳。2015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9.96万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8.08亿元,实现税收收入98.4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47万元。

城区面貌日新月异。近年来,新区建设全面铺开,老区改造稳步推进,市民广场、行政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少数民族殡葬服务楼、驾考中心等建成投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区道路、集中供热、园林绿化、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力不断增强。城区绿化覆盖率44%,人均公园绿地12.92平方米。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独山子具有从学前教育到本科教育的完整格局。全区现有各类学校7所、幼儿园9所;专职教师1200多人,在校学生、幼儿1.36万人。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是教育部确定的西北地区首家“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独山子产业技术密集,科技进步贡献率在60%以上,连续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在全疆率先启动“数字城市”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居全疆前列。文化体育设施齐全,除各学校、社区的文体场所和设施外,还分别投资1.86亿元和4.6亿元建有综合性的2.3万平方米的体育中心和4.8万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各一座,体育中心和文化中心分别荣获“鲁班奖”和“詹天佑奖”。综艺晚会、文化艺术节、职工运动会、社区文化广场、社区运动会等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独山子医疗卫生机构齐备,有综合性二甲医院1所,床位500个;另有设施完备的急救中心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拥有核磁共振、C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大型医疗设备,与上海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实现了远程网上会诊。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区”、“全国环保模范城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全国先进文化县”、“国家卫生城区”等多项荣誉。

按照胡锦涛同志视察时提出的把独山子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现代化石化基地”总目标和市政府提出的将克拉玛依市打造成“世界石油城”的发展新思路,独山子区今后发展的目标为:一是进一步加快石化产业发展。二是建设与“国际一流现代化石化基地”相匹配的、高品质的现代化城市。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精心打造天山旅游“桥头堡”。四是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管理、服务和保障水平,建设和谐独山子。


责任编辑: 闫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