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亚洲官网讯(通讯员 安晓龙 杜·孟格)“终于见到您了,当年要不是您,我家的马芮就危险了,我们一家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幸福。“6月10日,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友谊社区居民沙星汗握着兵团六师监狱管理局的民警康旭德的手激动的说。
“这是一个警察应该做的,我也是位父亲,遇到这样的事情当然要帮了。”康旭德说。
2012年3月21日,对于沙星汗一家是不幸的一天,但也是幸运的一天。那天,沙星汗的孩子出生了,但是刚出生的孩子就患有新生儿溶血症,需要大量的血液。孩子是A型RH阴性血,就是俗称的“熊猫血”。孩子的母亲是RH阴性血溶血,前面因为这个病俩个孩子都不幸夭折了,这让沙星汗一家即着急又无助。
“当时孩子需要大概400cc的血,我们问了博州各地的血站都没有,着急的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医生建议我们赶紧送乌鲁木齐。”沙星汗回忆着说。
沙星汗一家紧急赶往乌鲁木齐寻找血源。与此同时,正带着孩子在儿童医院就诊的康旭德从精河微信朋友群中看到了沙星汗的求助,急忙把发着高烧的孩子交给医生照顾,赶到了血液中心采血处。
“说来也巧,当时我和孩子正在医院看病,看到了微信群里的求助信息。想到刚出生的孩子这么可怜,我作为一名警察,一定要帮助。”康旭德回忆道。
由于康旭德的帮助,沙星汗的孩子在第一时间输上了珍贵的“熊猫血”,孩子的情况得到好转。当沙星汗想找这位献血者时,康旭德已经默默地带着孩子离开了。
“当时特别着急,孩子情况好转后,我才放下心来找这位好人,但他已经走了,我便想办法找到了他的电话,联系了他,希望当面感谢,但康警官一直说没关系,这都是应该的,孩子好了他就放心了。”沙星汗说。
就这样,沙星汗一家同康旭德建立起了“血缘亲情”,康旭德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打电话问问孩子的情况,但两家人因为工作原因一直没有见面。一晃七年过去了,如今的小马芮已经是一名小学生,可爱、活泼的她一直都记得这位康爸爸,总想着能见见他。
6月10日,受到沙星汗的多次邀请,回乡探亲的康旭德来到大河沿子找到了沙星汗,小马芮也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康爸爸,害羞的马芮一直躲在爸爸身后,但不一会,可能因为这份“血缘亲情”,小马芮就和康旭德开心的聊了起来。
“爸爸妈妈一直和我说,我有一个康爸爸,多亏了他我才能每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一直没有见过他,今天特别高兴,康爸爸终于来看我了。我长大了也要像康爸爸一样,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马芮高兴的说。
从2001年至今,十七年间,康旭德先后二十多次无偿献血和血小板,累计达到5300毫升。因献血实绩突出,多次受到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的表彰,2016年被中国红十字会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铜奖。
“想到自己献出的血液能挽救他人的生命,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今天,看到小马芮能够健康的成长,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帮助别人的信心。”康旭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