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民县悄然兴起“农田打工族”

bet36亚洲官网讯(通讯员 李明胜)日前,在裕民县街头,每天清晨六、七点,三五成群的务工人员就会快步向裕民县城北转盘走去,到那里等待着需要务工的车辆,这些人被形象地称为“农田打工族”。

家住裕民县亚欧小区的陈明已经连续一个星期和同伴们到裕民县新地乡前进村给农户采摘红花丝。

陈明说,虽然天气很热,劳动量也很大,但每公斤湿花丝的回收价格是12元,一天下来,少说也能挣150元,最多的一天能挣200多元。“因为我们摘花丝比较干净,老板还留下了我们的电话,说以后有活还找我们。”陈明笑着说。

据了解,一些城镇居民因孩子上学、家里活重走不开,所以无法向外县转移,只能待在家中。针对这种情况,裕民县哈拉布拉镇充分拓宽内部转移空间,重点向种植业转移,利用春天种树、锄草,夏天摘红花,秋天收玉米,拣打瓜的农忙时节,巧打农作物收获“时间差”,引导城镇居民实现就近就地转移。

和陈明一样,从四川来的张长友也是“农田打工族”的一员。2016年,张长友从四川老家来到裕民县江格斯乡南村打工。从四月初开始,帮着农家锄草、浇水、收割,一直到10月底结束。

今年7月初裕民县近14万亩红花开了,张长友又和同乡来到裕民,但他这次来还有一个更长远的想法,打算通过打工时积累的资金承包一些红花地,自己来当老板租人采摘可以挣更多的钱。

见到张长友时,他正在给采摘红花丝的人做饭。“去年除去日常开支,挣了10000多元。今年包了20亩红花,每亩承包费近600元,去除承包费每亩可收入1000元,20亩可收入2万元。”张长友高兴地说。

近年来,裕民县不断优化升级种植业结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需要较多的人力投入,懂农业种植技术的人更是受到青睐,劳务收入也由过去每天100元、120元提高到150元到200元不等。

责任编辑: 梁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