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仓麦园:粮食加工企业紧跟市场促转型

bet36亚洲官网讯(记者郑卓)张衷文是昌吉市三工镇下营盘村村民,他每天都要到自家的冬小麦地里转一圈,看麦子长势,计算收割日期。

“从7月初开始,昌吉州、市两级粮食部门和收储企业工作人员就经常来田地里查看小麦长势,还给我讲解了小麦收储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张衷文说。今年他家种了20亩冬小麦,由于冬小麦生长周期长、蛋白质含量高且品质好,按照新的小麦收储政策,这样的优质小麦更有价格优势。

“今后我们要跟仓麦园等几个长期合作的企业实行订单种植,以此保证小麦品质和销路。”张衷文说。

张衷文说的仓麦园,是新疆仓麦园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仓麦园),这是由新疆两家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昌吉州粮油购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天山面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出资6000万元成立的国有控股公司。

新疆粮食连续增产,一方面给生产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产品销售的压力。为此,仓麦园开始将目光放在高品质小麦种植上。2013年,仓麦园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一万亩山旱地上种植了不施农药、不用化肥的有机小麦,2015年,仓麦园联手母公司昌粮集团分别与木垒县签订了15万亩的绿色小麦种植基地合同。

在提升小麦品质的同时,仓麦园也在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上不断下功夫。

走进仓麦园厂房,机修车间门口摆放着一台扒谷机,公司机修班长崔国章介绍,这是一台通过改进动力、输送刮板等部位,纯手工打造出的扒谷机,相比市场上销售的扒谷机,它的产量能够达到60吨—80吨/小时,高出原产量2倍多,能充分满足仓麦园日处理小麦600吨生产线原粮供应过程中的作业需求。

技术上的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需把粮食优势转化为面粉优势,再把面粉优势转化为食品优势。

2014年,仓麦园投资2000万元新建了有机面粉生产及精品小包装车间,用于开发生产优质有机面粉。目前,1公斤、2公斤、5公斤小包装的有机面粉已供应市场。同时,仓麦园向小麦深加工领域发力,优质小麦被加工成蛋糕粉、面包粉等进入内地的高端市场。

开拓主食工业化产业是面粉加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4年起,仓麦园正式启动了“年产5000吨主食工业化车间新建项目”,采取产研结合的合作模式,使企业形成从原料收储到粮食精深加工再到主食工业化生产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公司已实现手工切面、饺子皮、凉面等面食产品的工业化生产目标。目前,仓麦园面粉产品在乌鲁木齐市场占有率达到15%—20%,在昌吉地区市场占有率达到50%。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面粉企业从简单生产、扩大市场规模,开始向树立行业品牌转型,从小麦的收储到生产加工再到主食生产,逐步形成一条产业链,并将这条产业链进一步优化,企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 王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