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 护苗成长

编者按:近日,自治区首批支教干部结束了支教工作,干部支教工作一直牵动着很多人的心。近两年来,南疆农村幼儿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如何?支教让干部们收获了什么?他们又有哪些希望?今日,本报推出专题,为您讲述支教干部和南疆幼儿的故事。

支教干部卡迪尔亚·吾守尔:永远做孩子们的“卡迪尔亚妈妈”

bet36亚洲官网讯(记者任江通讯员黄燕)6月26日,是卡迪尔亚·吾守尔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上了支教的最后一节课。

“尽管前一天晚上,我反反复复地想了,要怎么上好这节课,想好了发生任何情况时的对策。但是,当我一走进班里,看到38个可爱的孩子,想到即将告别他们,我突然鼻子一酸,只想大哭。我离不开这些孩子,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几乎是我生活的全部。”7月6日,卡迪尔亚回忆道。

卡迪尔亚是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局驻于田县喀尔克乡支教工作组组长、硝考勒村幼儿园园长。在近两年的支教工作中,她和支教干部们以满腔热忱投入支教工作中,完善了幼儿园管理制度,包括《幼儿园园长职责》《听课制度》《备课制度》《班主任职责》《培训制度》《家长联系制度》《幼儿接送制度》《晨检制度》《作息制度》等,将支教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支教的日日夜夜里,把知识、爱心传递给每一个孩子。

2016年11月,卡迪尔亚来到于田县喀尔克乡支教,在走村串户摸底调研时,她发现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缺冬衣。卡迪尔亚是克拉玛依市“爱心妈妈”协会的会员、克拉玛依区家委会委员。于是,她第一时间与克拉玛依区家委会联系,反映了相关情况。第二天,克拉玛依区家委会就发起了“爱心捐赠活动”。20天时间,来自克拉玛依区的19吨衣物等爱心捐赠物品分3批发往于田、墨玉两个县的3个乡。

2018年4月,两个因为得了贫血并因此影响了入园的孩子又牵动了卡迪尔亚的心。她承担起了这两个孩子的康复任务,特意为两个孩子制定营养餐。早上,用土鸡蛋、新鲜牛奶、红糖,一起煮了给两个孩子喝;晚上,用枸杞、生姜、恰玛古、胡萝卜等给两个孩子熬骨头汤喝。两个月过去了,两个孩子都康复了,逐渐活泼起来。

卡迪尔亚爱孩子,更让孩子们懂得爱、传递爱。2016年,卡迪尔亚通过女儿所在的克拉玛依康乐幼儿园的家长群发起了“爱,从这里出发”的结亲活动,让克拉玛依康乐幼儿园的47名小朋友与于田县喀尔克乡中心幼儿园大二班的47个孩子结为“民族团结一家亲”对子,他们相互牵挂,传递爱心,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童真的心里,并生根发芽。

支教的近两年里,孩子们和卡迪尔亚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017年5月,因为肾结石住院治疗的卡迪尔亚回到幼儿园,100多个孩子一下都冲上来,一句句“妈妈回来了”的呼喊,让卡迪尔亚感到无限温暖。今年6月,在于田县喀尔克乡举行的支教干部表彰大会上,卡迪尔亚被授予“爱心妈妈”称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近两年的支教工作,我们收获到的是爱。我会永远记着这些孩子,永远做孩子们的‘卡迪尔亚妈妈’。”卡迪尔亚说。

支教干部花睿:用心关爱和记录孩子们的成长

bet36亚洲官网讯(记者张雪红)7月10日,新疆师范大学教师花睿在为自己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小白独白”写第45篇支教日记——《2018天使日记:难说再见》,想说的太多,文字里满是牵挂和深情。

在600余天中,她用青春和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支教答卷,答卷上写着孩子们的眷恋和家长的信任,答卷的底色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2016年10月,报名参加支教工作时,花睿正计划要孩子,可这一计划因为支教推迟到了现在。她非常喜爱孩子,在莎车县佰什坎特镇托万巴格托格拉克村幼儿园支教的日子里,她把班里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精心培养。

支教最初的两个月,因为水土不服,花睿很不适应村里的生活,而结束支教后,她又十分怀念村里的生活。

“7月2日回来后,我突然有些不适应熟悉的事物了,感觉像是回乌鲁木齐过暑假,9月开学还要回村里,把我的孩子们带进大班……”花睿说。

小班全是穿着开裆裤的孩子,孩子们没有基本的行为规范,经常蹲在教室里大小便,她和同事的日常工作就是给孩子擦屁股、洗裤子、洗手、喂饭……一切的意义在于改变。“现在班里的孩子们排着队唱着儿歌如厕,午睡前会叠好衣服,吃饭前会懂事地分发碗筷……孩子们的改变是我前行的动力,记下他们的变化和成长是一件浪漫而有意义的事。”花睿说。

爱是有磁力的,花睿背后会聚了一个支教爱心团队,她的丈夫、公婆、母亲、学生和朋友都去幼儿园看望过她和孩子们,家人帮忙照顾孩子,学生帮忙给幼儿园画墙画,同学、朋友纷纷加入爱心捐助队伍中。

乃斯如拉·依迪热斯的奶奶曾流着泪拉着花睿的手,问她什么时候再回来教孩子们。玉素甫喀迪尔·艾合买提的爸爸认真地问:“花老师,你能不能在这儿待8年,等孩子上完小学再走?”

花睿图文并茂、情真意切的支教日记感动了众多读者,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的编辑读了花睿的支教日记后,非常感动,今年1月《天使日记——行走在佰什坎特的光阴里》一书出版。

“如果人生是一场长久的旅行,那么支教将是旅行中最重要的路牌。”翻开书后,这句话跃然眼前。书中选了30篇支教日记和345张图片,记录了支教工作的日常和人间真情。花睿还把出版社付的1万多元稿费全都捐给了村里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们。

支教结束,要面对一次最艰难的告别,花睿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准备,她买了很多玩具、学习用品和衣服当礼物,精心策划了一场快乐的分别,在孩子们沉浸在收到礼物的快乐中时,她悄悄离开了。人虽然离开了,但花睿的心还在托万巴格托格拉克村幼儿园,她正与内地公益团队联手救助她班里以及村里患疝气和脑瘫的幼儿,她希望一直关爱、记录孩子们的成长。

支教干部嵬黎江:爱,是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

bet36亚洲官网讯(记者加孜拉·泥斯拜克)6月30日,嵬黎江结束了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拉特勒克村幼儿园的支教工作,回到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继续做好一名演员。

尽管走的时候和村里父老乡亲都告别了,但拉特勒克村幼儿园的孩子们还是觉得嵬黎江和以前一样,只是回乌鲁木齐放个假,开学就会回去,所以每隔几天就会有小朋友打来电话,问他:“老师,您什么时候回来呀?”

在孩子们的眼里,嵬黎江就是一个大朋友,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嵬黎江对他们的陪伴充满了爱,他认为爱就是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

2017年,嵬黎江被评为阿克苏地区支教之星。而支教之初,这个1989年出生的大男孩对于自己能否干好幼儿教育这项工作有些茫然。

进入幼儿教师的状态后,嵬黎江发现融入到孩子中间并不难。嵬黎江给孩子们放电影《超能陆战队》,还从网上买来电影中卡通人物大白的毛绒玩具,和孩子们一起照着画,通过互动很快让孩子们接纳了他。

“孩子们愿意接纳老师,那么教育工作开展起来就会水到渠成。”嵬黎江说。

孩子们很喜欢上嵬黎江的语言、科学、健康课,因为课堂上总是很有趣。为了给孩子们上《生日快乐》这一课,嵬黎江端着蛋糕从门外唱着生日歌走进教室,孩子们开心地叫了起来,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蛋糕、蜡烛、生日等词语。在课堂教学之外,嵬黎江还给孩子们教很多古诗和红歌。

“老师,您的普通话为什么说得那么好呀?”“因为我是话剧演员呀,我要扮演各种角色。”“老师,话剧团是什么样的地方呀?”……孩子们充满好奇地向嵬黎江抛出一个个问题,嵬黎江总会认真地回答他们。

嵬黎江对孩子们的照顾也非常仔细,细心地教他们洗手、仔细地喂他们吃饭、认真地检查午休情况。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就把菜含在嘴里。有一天中午,嵬黎江察觉穆拉迪力·吾休尔的呼吸声不大对劲,赶忙检查,发现他含着没吃掉的蔬菜睡着了,差点呼吸不上来。

嵬黎江对孩子们的爱表现在每一天与孩子们的相处中,家长们都看在了眼里,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的点滴变化,家长们开始主动找嵬黎江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渐渐地,家长们也改变了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家长们的改变让嵬黎江觉得支教更有意义了。

支教近两年来,嵬黎江克服了很多困难,包括婚礼被再三延迟,而这些经历让他变得更乐于奉献,对于嵬黎江来说,能带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是最幸福的事。

支教干部魏武军:南疆学前教育的变化令人欣慰

bet36亚洲官网讯(记者郑义源)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近30年的魏武军是一名老教师、老党员,话不多,但掷地有声。7月1日,他从温宿县阿热勒镇花果村幼儿园返回了乌鲁木齐,结束了支教工作。

“通过支教,我感受到了南疆学前教育的喜人变化。”8日,魏武军在接受采访时说。

魏武军是新疆地质中学的历史老师,2016年10月,他主动请缨,第一个向学校提交了支教申请,希望为南疆学前教育发展献上一份力。

2016年11月至今,充实的支教生活让他觉得转瞬即逝,魏武军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欣慰。在支教过程中,他从阿克苏地区温宿县阿热勒镇提格艾日克村幼儿园,到该镇的中心幼儿园,又到该镇花果村幼儿园任教,他见证参与了南疆学前教育的发展。

让魏武军难忘的是,班里的孩子时不时会带着一个核桃、苹果,几颗小枣,走进教室,一边说老师好,一边把小手举到了他的眼前。孩子们的小心意都被魏武军当作课堂上的奖品,得到奖励的小朋友一边品着奖品,一边争先用更大的声音回答着老师的提问……

孩子们发生着改变,家长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支教之初,我所在的应急幼儿园设施条件不好,教室都是办公室改造的,冬天要生炉子取暖,现在每个村都有了新建的现代化幼儿园,变化太大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家长们也跟着孩子一起学习。”魏武军高兴地说。

魏武军在幼儿园既是老师,又是保育员。他每天从早晨9时到幼儿园里迎接孩子,照顾孩子们吃早饭,一直到晚上8时陆陆续续送走孩子们,一忙就是十几个小时。农忙时,家长接孩子就更晚了,直到孩子们都回家了,他才回到宿舍休息。学龄前的孩子天真好学,但又顽皮,幼儿园一日的工作常规细致而复杂,魏武军明白幼儿教育是根基,教育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他运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把有限的教学资源和无限的网络连接起来。因为有历史功底在,魏武军把爱国主义教育等巧妙地与课堂教学进行结合,引领着孩子们走向未知的缤纷世界。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令他感到开心。班上的孩子们长高了、自信了,能够自然地和魏武军聊天了,而他头上的白发也变多了。

魏武军说:“回到乌鲁木齐,很想念班上的小调皮们,可一想到他们在党的关怀下快乐成长,我就倍感欣慰。”

支教干部赵艳:用画笔为孩子们描绘未来

bet36亚洲官网讯(记者张雪红)在支教干部中,有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触教育岗位,但他们用激情和热情点燃了希望,在支教工作中成了幼儿教育行家,支教干部赵艳就是其中一位,她用画笔为孩子们描绘着未来。

赵艳是自治区商务厅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处副处长,是产业经济专业硕士,支教前她从没接触过教育,可在支教过程中她努力钻研成了幼儿教育行家。

不擅长绘画的她,用8个月时间为班上26个孩子、配班老师、保育员每人创作了一幅画,每幅画的背面有照片、诗句、赠言和她的电话,作为礼物送给大家。

7月10日,赵艳回忆说:“初到岳普湖县阿其克乡中心幼儿园时,面对着班里30多个孩子,我感到束手无策。我们单位派出的首批15名支教干部组成了南疆学前支教小组,刚到幼儿园不久,就有14个人先后生病,使命感让大家团结一心克服了困难,在课堂创新、幼儿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岳普湖县教育局和自治区教育厅的认可,我的支教收获是从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中得来的。”

去年2月,赵艳被调到岳普湖县色也克乡中心幼儿园工作,担任中一班的语言课老师。7月2日,赵艳和同事从色也克乡中心幼儿园结束支教工作离开时,她班上的26个孩子已经从大一班毕业了。“走的那天,班上的孩子们哭得很伤心,我也哭了,现在想起来还很难过,9月,我教的娃娃们就要上小学了,想象着他们背上我们送的新书包走进小学,我又很开心。”赵艳说。

刚开始因为沟通不畅,赵艳发明了画图沟通法,教孩子们回家洗脚她就画个火炉上面有水壶,再画妈妈在洗脚,孩子们一看就明白了。

赵艳很注重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肯定孩子们的优点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课堂上的奖品是她用橡皮泥捏的小苹果、用纸折的小青蛙,让她惊喜的是,第二天获得奖励的孩子又在家折了青蛙送给她。今年5月,在赵艳策划下,色也克乡中心幼儿园举办了幼儿手工作品展,家长们看到自己孩子的作品兴奋而惊喜。

赵艳在色也克乡中心幼儿园带领支教团队与当地幼儿教师开展了古诗词诵读、手工创意以及幼儿象形认字等特色教育,这些特色教育方法还辐射到了全乡的幼儿园。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赵艳教的大一班的孩子已经能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

“班上的哈力木拉提·阿卜杜瓦克特别聪明好学,他不仅喜爱古诗词,还能背诵《沁园春·雪》,其他小朋友都跟着他学呢。还有可爱的迪丽努尔·努尔买买提,以前胆子小不爱说话,可现在,她梦想当一名主持人。”赵艳自豪地说。

“等下次去村里参加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我要去小学看我教过的娃娃们,看看他们成为小学生的样子。”一说到幼儿园的孩子,赵艳就满心欢喜。

责任编辑: 王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