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昌吉7月12日讯记者杨舒涵报道:7月12日11时许,位于昌吉市区内的新疆铭太亿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监控中心内,监控员潘娟正对隶属于昌吉市宏运汽车商贸有限公司的车号为新B89166车辆进行超速预警。大屏幕显示,这辆车时速69公里,而其运行地段限速60公里。作为昌吉回族自治州自愿委托第三方监控的运输企业,铭太亿程公司负责动态监控全疆5.5万车辆,其中昌吉州1.6万辆。
昌吉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小武介绍,2016年4月,昌吉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营运车辆动态监控第三方试点工作,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企业主体责任能够有效落实,重点营运车辆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管理闭环逐步形成,“两客一危”车辆违法次数下降了99.1%。目前,全国已有14家省、市、自治区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运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到昌吉州参观学习。
引入第三方监控是昌吉州安全生产改革的创新举措之一。去年年底,《昌吉回族自治州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其中5个方面的重点改革任务被细化为25项具体工作,为推动昌吉州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工作注入“强心剂”。
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还体现在其他行业。
7月9日10时30分,昌吉某小区突然停电,市民毛勤勤被困电梯,她立刻拨打了“12365”热线,报上了电梯编号,该信息很快被上传至昌吉州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半小时内,救援人员根据电梯编号迅速赶到救援。
记者看到,在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电梯应急救援处置中心,16块电子大屏清晰地展示着昌吉州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的功能。“我们积极探索和实践动态监管与科学决策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作,任何一部电梯只要发生故障报警,其编号都会反映在电子大屏上,就近的维修和救援人员都会迅速抵达。”昌吉州质监局副局长王儒林告诉记者。
此外,昌吉州液化气瓶电子监管平台也让成千上万的气瓶有了可追踪路径。“我们率先推进液化石油气瓶、工业气瓶、车用气瓶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实现了电子监管系统封闭运行,实现气瓶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最大程度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王儒林说。
下一步,昌吉州还将进一步完善各平台功能及具体细节,继续深入探索行业监管模式,逐步完成各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系统化建设,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为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