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亚洲官网讯(记者任江)“中泰集团立足新疆煤资源富集的优势,坚持智能智造和绿色发展,以自主研发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做大做强煤化工主业,努力推动产业规模化、清洁化和智能化。目前,我们通过横向联合、纵向合作,不断优化和完善产业链,逐步形成以氯碱化工为龙头,‘煤—电—盐—烧碱—粘胶—纱’一体化循环经济全产业链互为支撑、延伸发展的产业模式。”7月6日,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欣介绍。
目前中泰集团已具备年产230万吨PVC、160万吨烧碱、280万千瓦背压机组、360万吨电石、200万吨废渣制水泥、54万吨粘胶纤维、262万锭纺纱、40万吨棉浆粕产能规模,其中PVC产能居国内首位、世界第三位。
“作为新疆最大的资源转化企业,中泰集团已经在煤化工产业化道路上摸索前进了60年,我们牢记‘富民兴疆强国’的使命,发挥地方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强化担当、产业报国,加快现代煤化工产业智能工厂建设与运营,提升现代煤化工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王洪欣表示。
作为一家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出资、自治区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独资公司,中泰集团现已拥有145家控股、参股子公司,10大产业园、1000亿元管理总资产、500亿元销售收入、利税50亿元、员工4万人的产业规模。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曹宏斌认为,新疆的煤化工企业需要以煤炭作为原料进行深加工,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大力发展耗水较少的煤化工项目,做到在生产过程中有效节约水资源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中泰集团副总经理余小南介绍,近年来,中泰集团在高端装备智能智造方面,积极对标国内外一流企业,以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上取得重大进步。该集团和美国杜邦公司、思科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巴斯夫等世界一流企业以及四川长虹等国有优秀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以领先的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建设现代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智造体系。今年3月,中泰集团正式组建中泰创新技术研究院,建立定位于工业研究及科技创新的新型研究机构。
同时,该集团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现代煤化工产业环保战略,把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作为企业核心发展战略之一,致力于提高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行业内率先采用联合装置,形成“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对废弃物“吃干榨净”,秉承“建设一个园区,绿化一片戈壁”的理念,实现工艺先进节能化、装置大型自动化和控制集约低碳化。从2006年至2017年,中泰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累计投入40亿元用于节能环保设施建设,其中仅2017年,就累计在安全方面投入5600余万元、环保方面投入5亿元,大力推广资源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利用和减排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等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形成包括清洁生产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在内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先后荣获国家级“绿色生态设计试点企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等称号。
“近年来,新疆企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已取得明显成果,如中泰集团建设的循环产业园就走出了自己的绿色发展路子,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庞广廉表示。
目前,中泰集团正在谋划布局以生产洁净能源、可替代石化产品以及特有的芳香烃类产品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正在建设和规划一批新项目,不仅能大大节约石油,而且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减少大气污染40%以上。